研究揭示 紅肉傷害心臟

2 years ago
5

2022年1月1日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愛吃紅肉可能會影響腸道,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多年來的研究都將紅肉飲食與心臟病及增加中風的風險聯繫起來。然而,這種類型的結論並未提供明確的證據。
新發現提供了更多“為什麼”的線索。研究人員發現:紅肉導致的一種叫做肉鹼膳食營養素的特定腸道細菌是關鍵:一種被稱為TMAO的化學物質,它有助於促進血液凝固和動脈阻塞。
參與研究的克利夫蘭診所微生物組及人類健康中心主任Stanley Hazen博士說: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見解強化了人們對心臟健康飲食的了解。
他特別提到了傳統的地中海飲食,臨床試驗表明這種飲食可以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這種飲食富含魚類、水果和蔬菜、豆類、橄欖油和堅果,而紅肉及加工食品含量較低。
這項新研究於12月23日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上。它是深入飲食、腸道微生物組和人類健康之間關連的最新研究之一。
“微生物組”是指自然棲息在人體,尤其是腸道中的大量細菌和其他微生物。近年來的研究已經開始揭示這些腸道微生物的重要性:不僅在消化方面,而且在免疫防禦系統、大腦功能和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Hazen說:眾所周知,飲食中紅肉含量高的人通常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更高。傳統的疑犯是只存在於動物產品中的飽和脂肪,它會增加“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導致心血管疾病。而研究表明:飽和脂肪的不良影響不足以解釋大量食用紅肉相關的心臟病風險,必然還有其他因素。
傑克遜維爾的北佛羅里達大學營養與營養學系主任勞裡·賴特(Lauri Wright)說:腸道微生物組仍有盲點,但至少表明:富含蔬菜、水果和高纖維穀物等的飲食有助於“餵養”有益的腸道微生物;癥結又回到食物。
Hazen也表示:他是推崇飲食來改變腸道微生物組的“大力支持者”,而不是通過益生菌補充劑添加某些細菌。改變飲食才能改變滋養腸道微生物的土壤。
最新發現建立在Hazen團隊專注於TMAO的早期工作基礎上。這種化學物質是在腸道細菌分解肉鹼時產生的,肉鹼是紅肉中特別豐富的一種營養素。
研究人員已經表明:TMAO似乎會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健康人的飲食中短時間內添加紅肉會提高血液中的TMAO水平。然而,當紅肉被換成白肉或植物蛋白時,這些水平又回落了。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人類和實驗室小鼠發現一組腸道細菌:在一個名為Emergencia timonensis的群體中,將肉鹼轉化為TMAO。肉食者擁有相當數量的這些微生物,但長期素食和純素食者卻很少。
在對小鼠進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引入timonensis會提高TMAO水平和血液形成凝塊的傾向。
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參加2019年飲食研究人的糞便樣本。他們發現:當參與者吃大量紅肉時,他們的糞便中含有更多的罪魁禍首Emergencia timonensis微生物;當他們轉向非肉類蛋白質來源時,這些微生物水平下降了。
有血液測試可測量TMAO水平。
Hazen說:這些可能允許醫療保健單位為患者提供更多個人飲食建議:如果TMAO水平很高,限制紅肉將尤為重要。
但是,賴特指出:您攝取與您限制的食物一樣重要。她說:酸奶和泡菜等含有某些發酵微生物的食品是不錯的選擇。她再次強調:整體飲食才是支持健康腸道的關鍵。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