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Waymo 月撥轉舵自駕霸業

4 months ago
6

2024年1月16日

Alphabet旗下自駕車業務Waymo,未來10年極具潛力成為該公司最重要的業務之一。隨著自駕車產業有望躍升為全球最大產業之一,Waymo正引領自駕車競賽,並展現其運營機器人計程車業務與乘客里程數指數性增長的實力。
谷歌採取謹慎理念與運用成熟技術,使Waymo遙遙領先競爭對手,具有巨大的財務潛力,即便只佔據自駕市場一小部分。
Alphabet過去10年打造強大的商業生態系,不同部門具協同效應,從搜尋延伸到影音平台。公司甚至在Amazon與Microsoft主導的雲端計算業開始嶄露頭角。
儘管Alphabet大部分營收來自Google搜尋、YouTube與Google雲端平台,許多投資人忽視了其自駕車子公司Waymo的潛力。事實上,未來10年Waymo有望成為Alphabet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自駕車業潛力不容小覷
自駕車業在營收規模上具有成為全球最大產業的潛力。單就叫車服務開支來看,大城市消費者每英里花費1至2美元驚人,更別提駕駛自己車輛所付出的機會成本。
如果計算打車花費以及駕駛車輛的機會成本,目前個人運輸每年耗費數萬億美元。若自駕車產業僅吸納一小部分市場,其規模也將是全球最大。因此,第一家成功破解自駕技術的公司,即便日後有競爭對手加入壓低成本,其獲利將達數萬億美元規模。
▲自駕領域佔有優勢
Waymo在自駕領域處於絕佳位置。事實上,Waymo是目前唯一一家在自駕車領域取得真正進展的公司,尤其GM旗下Cruise最近宣告停擺。當Cruise被下令停止在最重要的自駕市場加州的運營,Waymo卻在該地指數性擴大業務。
另一競爭對手特斯拉也明顯未能實現其自駕承諾。與Waymo同時運用視覺、激光雷達、神經網路與地圖預先建置不同,特斯拉偏重視覺與神經網路。根據特斯拉FSD Beta近兩年的進展,或缺乏真實道路介入數據,可知其方法尚未達到商業化水準。
三年多以來,特斯拉FSD Beta根據社群數據收集的真實道路介入數字幾乎毫無進展,遠不如Musk預測的指數成長與「向九跨進」。
可見,Waymo目前遙遙領先自駕競賽。事實上,Waymo已擁有完整運營的機器人計程車業務,是特斯拉及其投資人長久以來的夢想。儘管Waymo One佔據叫車市場份額仍小,其增長速度驚人。Waymo已累積700萬英里「純自駕」里程,且持續指數增長,遠超其他競爭者。
若Waymo如此增長持續,今年其「純自駕」里程可望突破1億英里。相較之下,競爭對手Cruise前景堪慮,特斯拉FSD要部署單一機器人計程車還遠遠不夠,Waymo則在越來越多城市擴大其機器人計程車業務。
Waymo透過數據收集、測試和驗證的穩健方針證明是卓越的模式。在一個「快速移動、打破東西」的行業,代表著生命傷亡、不成比例的新聞報導和監管審查,Waymo的謹慎作法顯然優於競爭對手。加上運用成熟技術,Waymo遙遙領先。
▲財務影響
在主要自駕市場佔有優勢地位,將產生巨大的財務影響。單就美國市場,每年有約3萬億英里的行駛里程。若Waymo能佔據少部分里程,以目前打車成本的一小部分計費,其年收入可達數千億美元,尚未考量國際市場。
事實上,自駕交通經濟的潛在收入之高近乎難以置信。但Waymo自駕技術已證明遠比人驅駕安全,並隨數據累積持續改善。此外,Waymo One計畫已證明機器人計程車業務模式行之有效,鑑於Waymo自駕叫車服務需求持續成長。
已有超過10萬人登記使用Waymo叫車服務,該數字可能已指數增長但未再公布。事實上,某些營運區已出現Waymo自駕叫車服務等候名單。考量Waymo目前在自駕領域的領先優勢,未來數年其勢必主導最重要的自駕市場。
▲最大風險
隨著GM退場,Waymo明顯引領限定地理範圍的自主乘車服務。儘管許多人認為特斯拉FSD終將對Waymo構成威脅,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單純視覺神經網路系統近期能實現完全自駕。
Waymo可能最大的風險是測試監管環境。儘管Waymo目前因其安全優先方針順利應對監管,但其只在相對小的市場運作。當Waymo在更大數量推出機器人計程車時,監管機構的反應仍是未知數。此外,其他感受到自駕技術威脅的團體幾乎肯定會展開反擊。
▲總結
相較微軟與蘋果等科技巨頭,Alphabet目前估值1.79兆美元,預期本盈比27倍仍較為低估。此外,該公司旗下Google搜尋、Google服務、Google雲端與YouTube等主要業務持續高速增長。Alphabet也是唯一在語音AI賽道上與Bard及Gemini有競爭力的公司。
基於Alphabet其他部門的成功,其能持續以競爭對手無法匹敵的速度為Waymo注資。在資金密集的自駕車業,這是巨大優勢。如果Waymo持續目前的進度,它很快就能與Alphabet其他部門並列該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投資人顯然忽視了Waymo的潛力,使Alphabet在現行股價更具吸引力。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I4q2O66c6vQr33kr6mwlg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