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不遇“滞涨”将袭全球,中共近期某些政策超乎寻常。《时刻新闻》2022年2月5日

3 years ago
2

近期,中国央行方面表示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要求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与此同时,继2021年末“双碳”战略两大纲领性文件面世后,一系列指导文件又密集发布,高层也再次强调“双碳”目标。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政策调整?中国为何一定要实行“双碳”战略,且如此紧迫?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发表题为《曹远征: 近期某些政策超乎寻常, 疑似迎战一场40年不遇的“滞涨”?》的文章,对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解析。

https://www.timednews.com/article/2022/02/04/14412.html

面对“类滞涨”的全球经济

(一)全球经济重上增长轨道,凸显经济全球化的韧性

区别于2020年大多数经济体负增长的局面,2021年,全球经济重上增长轨道。在全球194个经济体中,目前已有近百个经济体GDP总量超过疫情前水平,其中G20中约半数的经济体2021年GDP有望超过疫情前水平。

更为明显的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时期的结构特征在2021年重现。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在财政、货币强刺激下,消费引领经济增长十分突出。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尤其中国,则凸显了全球疫情威胁下的“世界工厂”的意义,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在疫情冲击下,发达经济体作为需求市场,而发展中经济体作为生产供给,供需因此而互补,共同成就了全球经济增长。这种情况表明了经济全球化具有韧性,相应地抵消了人为脱钩的企图,预示着中美两大经济体未来既竞争对抗,又寻求合作的新格局的产生,从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未来。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