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知識 原來對牛彈琴這個成語是稱讚彈奏者的技藝高超啊!

3 years ago
2

“对牛弹琴”是个成语,出自《牟子理惑论》。
书中记载:“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公明仪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著名音乐家,
他能作曲也能演奏,尤其是七弦琴弹得非常好,
他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
有一天,公明仪带着琴去郊游,
见到一头黄牛在地上低头吃草,
就为黄牛弹了一首《清角》,
但是黄牛并没有什么反应,仍旧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可能是因为曲子不符合牛的习性,
于是他又用琴声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
这时,只见牛摆动尾巴,竖起耳朵,
迈着小步来回走着,并满含感情地看着公明仪。
所以书中记载的公明仪对牛弹琴,
说明他对音乐已经达到了一种高超的境界。
但是后人却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也常用来讥讽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