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可能撑不到5月会议,本周贸易战的戏码将迎来“核爆级”升级!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50%的惩罚性关税!

7 months ago
9

交易大厅屏幕闪烁红光,一张张交易员脸上写满“疑问”与“恐慌”。在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之中,一句“美联储可能撑不到5月会议”掀起新的波澜。

这次发声的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固定收益主管,鲍勃·米歇尔。接受彭博采访时,他警告称,如果市场当前的剧烈动荡持续不止,美联储很可能不得不提前启动紧急降息机制,无需等到5月7日的例会。

这并非危言耸听。仅仅在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计划的48小时内,美股已蒸发市值超5万亿美元,进入第三个交易日后,市场仍在“无底线下沉模式”中挣扎。

米歇尔称,这种波动“极为异常”,可以类比历史级别的市场危机:从1987年股灾、到2008年金融风暴,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的金融崩溃。他强调:

“这种时候,央行如果还讲‘观望’,那就是把经济留在火线上炭烤。”

本轮市场动荡的核心,并不只是流动性问题,而是政策引发的系统性预期转折。
米歇尔的担忧有三层:

1,企业杠杆链条濒临失衡。评级较低的企业面临高借贷成本、销售疲软和开支上升,极易步入违约边缘。

2,“政策空窗期”效应加剧风险传导。若美联储维持静观态度,市场将“自我补位”预期,造成短端利率暴跌、美元急贬、风险资产先抛为敬。

3,通胀与滞胀共振风险升高。在关税推动下,输入型通胀蠢蠢欲动;若再降息,或将加速通胀脱锚,强化市场“美联储保底”错觉。

换句话说,美联储若提前行动,可能被骂“通胀纵容”;若等待五月再降息,可能已错过窗口。

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5月降息概率仅34%,但市场对6月降息的押注高达98%。也就是说,市场已经“等不及”,但联储仍在“等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也在推动降息。他在1月就曾公开表示,美联储应“立即采取行动”,为其贸易政策转型扫清障碍。如今市场巨震下,这一呼声更被放大。鲍威尔虽上周重申“谨慎立场”,但面对持续加剧的系统性压力,态度是否转向,成为未来数周市场解读的焦点。

摩根大通此番预警,不只是“喊话美联储”,而是一次来自市场内部的“火线联络”。在流动性、通胀与风险资产之间,美联储可能很快就要面对那个老问题:
“是提前干预保稳定,还是冒险等待再补救?”

4月剩余时间,每一份失业数据、每一轮股债波动,都是对鲍威尔团队定力的终极考验。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将对中国的报复性关税进行报复。

本周贸易战的戏码将迎来“核爆级”升级!

特朗普总统再次点燃全球关税导火索!在他“真相社交”的小金麦克风上,宣布了一项极具戏剧性的最后通牒:中国如果不撤回最新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50%的惩罚性关税!

目前关税为20% + 上周加的34% + 新拟征50% = 总税率104%。

是的,104%的关税,这比上海证券指数和美联储的利率预期加在一起还要高得多!

特朗普怒斥中国“不仅关税高,还搞非货币壁垒、非法补贴、长期操纵汇率”,而他的新政策逻辑也十分简单粗暴:你加我34%,我就加你50%,一口价,不议价!

“如果中国在明天(4月8日)前不撤销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开始执行惩罚性措施。”这话的潜台词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涨。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宣布:与中国的所有贸易谈判暂停,终止!并转头表示将与其他愿意谈的国家马上谈判,看来,他对中国的谈判耐心已正式清零。

那么,问题来了:

这轮“极限施压”意味着什么?
1,对通胀的直接冲击:
一旦这些加征关税生效,中国商品的成本将飞升,零售业被迫转嫁成本。美国消费者钱包将面临“直接通胀轰炸”,尤其是在消费电子、家居、机械配件等领域。

2,企业将雪上加霜:
正在苦苦挣扎于高利率与融资困难中的美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与进口依赖型企业,将面临更高的成本与更低的利润空间。低评级企业甚至可能加速违约潮。

3,资本市场短期冲击:
若市场判断“4月9日执行”不可逆,避险情绪将再度拉升,美股波动性飙升,黄金、日元、美债将可能出现短期资金涌入。

4,美联储压力进一步升级:
一边是物价再起飞,一边是增长骤减,“政策型滞胀”将越来越难以掩盖。若市场崩得够快,美联储也许真的如摩根大通所言,可能被迫在5月前紧急降息。

历史告诉我们:一旦贸易战进入“报复循环”,就像打乒乓球,你永远不知道球拍下一记会不会是重锤。

4月9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这可能是全球供应链、物价曲线、乃至利率走向的转折点。

我们会持续追踪,下一局棋,就看4月8日午夜的动向了。我们风雨同舟,不见不散。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