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油的暗黑故事

6 months ago
26

你應該知道的重點:

• 本書的初衷是揭露精煉植物油黑暗的一面,提倡使用天然油脂——豬油、黃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低碳飲食不是本書的立場。

• 本次演講從脂肪酸分子結構的氧化穩定性入手,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油脂是100%飽和脂肪、100%單元不飽和脂肪或100%多元不飽和脂肪構成的,每一種脂肪都是以上三大類脂肪酸以不同比例混合的結果。因此,每一種食用油有不同的發煙點,任何一種油加熱超過本身的發煙點都是不穩定的。

• Omega-3、Omega-6都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作者並非反對這些人體必需、只能從食物攝取的脂肪酸。Teicholz在演講中反對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實是針對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過高的精煉植物油,化學穩定性極差,致使身體長期發炎,而慢性炎症是常見慢性疾病的元兇。

• 椰子油、橄欖油之所以不被歸入“精煉植物油”,因為它們是物理壓榨的(機械擠壓果實直接得到),非化學加工的產物。

• 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或多元不飽和脂肪是以碳鏈氫原子飽和程度來區分的;假如以雙鍵位置區分,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又能細分Omega-3、Omega-6和Omega-9;假如以碳鏈長度劃分,又可劃分為短鏈脂肪酸、中鏈脂肪酸和長鏈脂肪酸;我們經常聽說的三酸甘油酯,是在一個甘油骨架上連結的3個脂肪酸分子,這3個脂肪酸分子可以是上述的任何一種。再加上脂肪酸延長酶、去飽和酶的作用,各種脂肪酸相互轉換,令脂肪和脂肪酸的人體代謝機制成為一門複雜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學科。

• Nina Teicholz《令人大感意外的脂肪》中文版可在當地書局或網上訂購。

食物方程提供資訊出於教育目的,非醫療建議,僅供參考。
影片包含各方智慧財產,未經授權不得任意下載、上傳或做其它利用。

Loading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