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癌症發病率上升 真兇竟藏在「腸道」?

7 months ago
11

Rising Cancer Rates in Young Adults: The Gut Connection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among young people is rising, with researchers focusing on the gut as a key area of investigation. Studies suggest that factors like processed foods,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obesity, and lack of exercise may contribute to this increase. Researchers are examining the role of gut bacteria, inflammation, and disruption of the body's internal clock (circadian rhythm) in cancer development. Some research also points to high-sulfur diets and exposure to "forever chemicals" as potential risks. Scientists aim to identify specific substances that could cause cancer and test preventative measures, including dietary changes and medication.

2025年2月4日

研究人員發現了導致年輕人癌症發病率上升的各種疑似因素的癥結:腸道。他們正從病人的身體和童年經歷中尋找罪魁禍首。
在全球範圍,50歲以下人群的胃腸道癌症發病率正在上升。在美國,大腸癌是造成50歲以下男性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對於女性來說,大腸癌是僅次於乳癌的第二大殺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生的每一代人,其患癌風險都高於上一代人。
「你能想到的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也就是二戰後引入我們社會的一切,都是潛在的罪魁禍首,」波士頓丹那法博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胃腸道腫瘤學家馬里奧斯・吉安納基斯(Marios Giannakis)博士說。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人選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認為,超加工食品以及藥品和環境中的化學物質都與癌症發病率上升有關。腫瘤醫生的看法與他的一些疑慮不謀而合,他們認為,飲食以及接觸微塑膠(這些塑膠碎片通過水和食物,從包裝或衣物中進入我們體內)等污染物導致癌症發病率上升。他們正在仔細考察這些污染物和其他潛在危險物質,包括「永久化學物質」(多指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這些物質不易分解,會在環境和人體中積累)乃至光線。
「我們都對此感到關切,希望儘快做些什麼,儘快採取行動,但我們希望將行動建立在可靠的科學基礎之上,」波士頓麻薩諸塞州綜合癌症中心(Mass General Cancer Center)流行病學主任安德魯・陳(Andrew Chan)博士說。
他的團隊發現,大腸癌早發風險與肥胖、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和缺乏運動有關。但這些研究無法證明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
陳博士的團隊正在擴大工作範圍,納入對更多人進行追蹤以及分析血液、腫瘤和糞便樣本的研究。他們將在研究結果中尋找潛在的致癌物質,然後讓小鼠接觸這些致癌物質,看小鼠是否會罹患癌症。
與陳博士共同領導這項研究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癌症流行病學家Yin Cao說,他們計劃首先關注肥胖和酒精。
去年12月底,美國衛生局局長(U.S. Surgeon General)表示,含酒精飲料應標註致癌警告,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到,這種飲料是造成可預防癌症(preventable cancers)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過量飲酒以及高脂肪和高添加糖飲食與大腸癌早發風險有關。一項研究發現,食用較多超加工食品的人發生結腸癌前病變的風險較高。
該研究小組計劃測試各種降低風險的方法,包括考察使用胰妥讚(Ozempic)等處方減肥藥是否有助於預防大腸癌。另一項試驗將為一些參與者安排更健康的飲食,並研究腸道中細菌和病原體(稱為微生物組)的變化是否會影響參與者罹患癌症的風險。
「我們吃的東西、腸道中的細菌以及這些細菌產生的物質之間很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辛辛那提大學癌症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ancer Center)的胃腸道癌症專家喬丹・哈羅法博士(Dr. Jordan Kharofa)說。
哈羅法和其他研究人員發現了胃腸道癌症與高硫飲食之間的關聯,造成飲食高硫的原因是攝入大量酒類和加工肉類,而很少吃水果和蔬菜。腸道細菌能夠將硫轉化為硫化氫,這可能使結腸發炎,增加患癌風險。
但一些患者的情況完全不符合這種描述。
「他們非常非常注重健康,結果他們來到你的診所看病,他們才33歲,卻得了第四期結腸癌,」加利福尼亞州杜阿爾特市的醫療機構City of Hope的胃腸道腫瘤學家馬爾萬・法基赫(Marwan Fakih)博士說。
一些研究人員將目光投向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會破壞微生物組。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研究小組分析了醫療記錄,但未能發現罹患癌症與廣效抗生素之間的確鑿聯繫,不過,初步結果表明,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癌症生物學家塞爾瑪・馬斯里(Selma Masri)在小鼠身上發現,如果改變人體內部時鐘(稱為晝夜節律),會使腸道細菌的多樣性和豐富度發生變化。其中一些變化與保護腸道黏膜免受有害細菌侵襲的黏液水準降低存在關聯。
她還發現,擾亂晝夜節律與大腸癌之間存在聯繫。馬斯里和其他一些科學家認為,來自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其他設備的幾乎持續不斷的光線可能會擾亂人體內部時鐘,並干擾免疫系統、新陳代謝和微生物組,由此促進癌症的發展。
「光污染的加劇令人震驚,」馬斯里說。
另一些研究人員讓小鼠通過飲用水來接觸一種名為全氟辛烷磺酸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用於製造耐污耐油產品,屬於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的大家族。他們發現,小鼠腸道組織的變化可能會增加它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我們還沒有找到全部答案,」洛杉磯Cedars-Sinai醫學中心醫學教授簡・菲格雷多(Jane Figueiredo)說。「可能並沒有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
https://www.notion.so/7023b7b2cd5d4f5082c4aa7fb0fdcd1a?v=d4926f105c56473cbc55a3abe991aeac&pvs=4
https://scalloped-capybara-acc.notion.site/Health-Today-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

Loading comments...